【書摘】最有生產力的一年|大和有話說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的作者克里斯.貝利(Chris Bailey),為了提升其生產力,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計畫。過程中,他研究了大量的相關資料,並親自進行了數十種的生產力實驗。例如,一週工作90個小時、每天早上5:30起床、一個月不喝飲料、一星期只洗三次澡、與世隔絕十天等。本書即為他從所知的上千種生產力方法中,所精選的二十五項技巧,而這次的大和有話說,將再從中細選五個重要的概念來分享。

 

一、 三重點法則

「三重點法則」這個方法相當簡單,它是指在一天(週)開始前,就寫下當天(週)所必須完成的三件事,並且在時限內盡力地達成它們。這個方法能讓你認清每天與每週的焦點,如此一來,你將不會只在枝微末節的小事上埋頭苦幹,而能把時間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至於為什麼是「三」重點法則呢?因為「三」這個數字夠大,大到足以讓你放進想完成的任務;而它也夠小,小到足以讓你思考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當忙碌時,我們也能輕易地背出三個目標,幫助自己釐清事情的優先順序,好回到正確的軌道上。

 

二、 縮短工時

在本書中,作者為了釐清「生產力」與「工作時數」的關聯,親自進行了一個的有趣的實驗,試圖比較出一星期工作90小時與僅工作了20小時,所完成的任務差異。實驗的結果令人吃驚:工作90小時的那週所完成的事情,其實只比工作20小時的那週多了一些而已。

許多人都是完美主義者,包含我也是。我們老是努力想把一件事做好,甚至要遠遠超過「不錯」的臨界點。然而,過了那個點之後,繼續投入的時間所能換取的報酬卻急速遞減。可怕的是,我們還往往以成為這樣的工作狂為傲,不去衡量這時間花的值不值得。

事實上,要提高生產力,除了時間外,精力與專注力也同等重要。越是重要的事情,用越少的時間來做,將可驅使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內,投入更多的精力與專注力,進而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因此,試著縮短自己的工時吧,你將獲得更多時間,也會變得更有生產力。

 

三、 遠離網路

應該有不少人有過這樣的經驗:只要拿起了手機,便會無意識地遊走在幾個最愛的APP之間,一轉眼就浪費了30分鐘。這不怪你,相較於困難、令人受挫的工作,網路世界的確充滿了無窮的魅力。它會給你源源不絕的立即性獎勵,讓人只想沈溺在這種高刺激的循環回饋中。

防止網路浪費時間的最好辦法,就是在處理困難或不喜歡的任務時,不要連上網路就行。此外,每天晚上八點到隔天早上八點,將手機關機或調整到飛航模式,也可以讓自己更從容地開始、結束每一天,專注於不具吸引力的複雜性任務。

我承認,要戒除網路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等你克服了最初幾週的不適後,你將會體驗到前所未有的平靜與效率。總之,若想提高生產力,你必須把上網視為奢侈品,而不是唾手可得的必需品。

 

四、 學習冥想

哈佛大學曾經做了一個研究,指出在人們清醒的時間裡,有47%都處於「白日夢」模式。這也就是說,在大多數的時間裡,我們都在分心!因此,只有鍛鍊出更強健的「專注力肌肉」,才能讓我們更心無旁騖地做好手邊的工作。

「冥想」就是一個訓練「專注力肌肉」的好方法。它相當簡單,只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直,並在碼錶上設定好你想冥想的時間後即可開始(建議先從五分鐘開始)。冥想過程中,全心全意專注於自己的呼吸上,一呼一吸之間,關注身體的所有感受:感覺氣體吸進你的鼻子、咽喉、進入肺部,然後再呼出去。

在這過程中,注意力可能會不斷飄向其他地方。別氣餒,這是大腦與生俱來的天性,非常正常。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注意力再拉回來,重新專注於呼吸上。每一次把注意力帶回當下,就是再一次地鍛鍊專注力肌肉的機會。

也許有人會認為冥想很浪費時間,但事實上,如果訓練得當,它將能幫助你更專注於每個當下,不再浪費多餘的時間。你所花的每一分鐘冥想,甚至可能讓你多獲得十分鐘的生產力回饋。

 

五、 維修日

對於一個一心一意只想提升生產力的人而言,打掃、採買、倒垃圾、洗衣服、剪頭髮等日常維護活動可真是讓人無奈。然而,想過健康快樂的生活,你不大能可能不做這些基本的工作,只不過這些工作所能帶來回報實在過於微薄。

既然這樣,就把這些低回報工作都集中在「維修日」做吧!每當有這類的低回報任務要處理時,都先全部記下來,等到週日早上再一次處理完。由於這類的維護工作通常不大會用到你的精力跟注意力,所以你可以多工同時處理這些小事,以達事半功倍之效。

 

準備好一百萬個小犧牲了嗎?

以上是我從書中精選的五個提高生產力方法。雖然這些概念簡單易懂,但卻很少有人能持之以恆地實踐它(包括我)。下定決心做一件事的感覺通常很棒,但為了要達成目標而必須做的一百萬個小犧牲,卻老是不大好玩。

因此,在蛻變成高生產力的人的過程中,可適時地加入一些激勵因子來獎勵自己,例如,完成一個龐大的工作計畫後,請自己吃一頓好料的,或是安排一個小旅行。這不僅有助於鞏固習慣,也可以讓你在追求生產力的過程中多增添一點樂趣。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