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電商創業兩三事:放下你的完美主義|大和有話說

early-morning-run

一些小型賣家在剛踏入電商領域時,常常不小心就「太認真」了,在每個細節大張旗鼓,除了快速擴展SKU(單品)的數量,還自己動手寫起了網站,串了一堆金、物流方案,看起來非常有模有樣。

然而,從事後來看,這些錢似乎沒花在刀口上。不僅最後沒找到產品的Traction,更慘的是沒人買單。幾經思索,只好壓低價格、拯救銷量。在毛利越降越低的情況下,營運便陷入了惡性循環,資源也快速耗盡。

 

放棄完美主義,先打造你的MVP

就我的觀察,我發現早期電商要活下來的第一步,就是放棄「完美主義」。一般來說,早期創業的資源非常有限,因此對電商主而言,最好是以「小而精」的策略出發,先用最少的成本與力氣,推出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性產品)來試探市場的溫度。

你可以從MVP的市場反應中,去了解商品有沒有打中顧客痛點,並從中找出1~2項明星產品,將更多的流量導入網站。也就是說,這時期的你不用去在意SKU比別人少、通路不足、價格比同業貴等情況,而是應該去集中火力打造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並拓展品牌知名度,做到Product Market Fit(PMF)。

幸運的話,你會累積第一批忠實粉絲,並透過他們的反饋去強化MVP不足的地方。而這些粉絲也有著較高的回購率(Retention rate),能在你早期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穩定你的現金流。

 

專注於本業,善用開店平台資源

對於剛入行的小型電商而言,其實可透過幾個平台來販售自己的產品。例如,就C2C電商平台來說,有蝦皮拍賣、露天拍賣、Yahoo拍賣等。以B2B2C電商平台來看,也有蝦皮商城、商店街開店平台、momo摩天商城等。

然而,上面的平台除了要收取物件刊登費、交易手續費或櫃位租金外,你心愛的商品也很容易就埋沒在成千上萬的商品海之中。所以,為了走出差異,我們開始看到越來越多的賣家除了在蝦皮、露天開店外,也會去設立自己的獨立官網。

可是,對於一個網路賣家來說,早期階段應該花更多時間在了解市場,快速修正MVP,而不是自己去搞一個網站出來,花一堆時間去串接金、物流等廠商,最後顧此失彼,模糊焦點。

所以這幾年諸如SHOPLINE、91App等電商開店平台順勢興起,它們能提供電商主多種網站版面與後台系統,並協助串接金流、物流,甚至是廣告投放,讓電商主能更專注於本業經營,輕鬆又快速地搞定網站設立的大小事。

 

慢慢來,不搶拍。

當持續專注於產品,找到traction後,你的營業規模自然會擴大,對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也將提升,使得產品售價更具競爭力。同時,你也將擁有更多的能耐去承擔SKU增加的風險,來撐起一個更大的槓桿。所以啊,在經營早期電商時,其實真的不用想著一步到位,專注於腳下就好。慢慢來,我們不搶拍。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