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讀的30本書|大和有話說
一年又要過去了,從去年底第一次分享《2021年讀的25本書》後,得到不少朋友的回饋,也推薦了很多好書給我,因此今年當然也要持續這個傳統,以下是我在2022年讀完的30本書。 … More 2022年讀的30本書|大和有話說
一年又要過去了,從去年底第一次分享《2021年讀的25本書》後,得到不少朋友的回饋,也推薦了很多好書給我,因此今年當然也要持續這個傳統,以下是我在2022年讀完的30本書。 … More 2022年讀的30本書|大和有話說
幾年前,我看了一個團隊,公司約莫10人初頭,但小小的團隊卻滿是執行長、技術長、營運長、財務長、策略長等CXO等級主管。這些人才的薪資並不低,使得公司一開始的Burn rate就居高不下,後來產品還沒打磨出來,這家公司就面臨了現金流短缺的窘境。 … More 新創公司的人才策略:「什麼階段」該招募「什麼樣的人」?|大和有話說
時間拉回到1911年,當時正有兩支來自挪威與英國探險隊,各自朝著南極點,展開來回長達1,400哩的長征,爭相成為全球第一支抵達南極點的探險隊。
這兩支探險隊分別由經驗老道的挪威極地探險家阿蒙森及英國極地探險家史考特所領軍。最後,阿蒙森取得了這場勝利,而史考特雖然在34天後也抵達了極點,但卻在回程中耗盡物資及體力,最後命葬雪中。 … More 從南極探險隊的故事,打造十倍勝公司|大和有話說
對成立不久、資源缺乏的新創公司而言,好不容易找到Product/Market Fit,最擔心的莫過於行業老大也跳下來競爭。此時,若新創公司善用「反向定位」(Counter-Positioning)的力量,就有機會延遲、甚至凍結市場在位者採取行動的時間。 … More 面對行業巨頭,新創公司如何反制取勝?|大和有話說
常有朋友請我推薦書單,於是我決定以後每到歲末年終,都來整理一下當年讀過的書籍。以下是我在2021年讀的25本書。 … More 2021年讀的25本書|大和有話說
B2B的銷售週期往往較長,且銷售過程中又常有不可控因素,難以準確預測營收方向。曾看過不少經理人想透過多招幾個業務,來擴大營收規模,但往往缺少一套系統性的運作機制,使得最後事與願違。 … More B2B業務團隊如何打造可預測的營收?|大和有話說
「經濟護城河」(Economic Moat)的概念最早由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提出,如同中古世紀的城堡藉由護城河來抵禦敵人,經濟上的護城河能夠保護企業因應同業競爭。晨星在分析過全球數以千計的公司後,歸納出四種護城河的面向,並提出四種護城河的假象。 … More 如何找到具有「護城河」的公司?|大和有話說
每當談到風險與隨機性問題,很難不提到Nassim Nicholas Taleb的《隨機騙局》、《黑天鵝效應》及《反脆弱》三部曲。過去幾年,每當思緒煩亂、自我懷疑時,我總會回頭翻一翻《隨機騙局》這本書。最近我又打開了這本書,多了不少感觸,於是決定寫成文章跟各位分享。 … More 塔雷伯風險名著:「隨機騙局」教會我的三件事|大和有話說
有人說,創業就像從懸崖一躍而下,在下墜時一邊組裝飛機,預設的結局就是死亡。為了避免摔得粉身碎骨,多數早期新創的運營,是透過降低burn rate(現金消耗率),來延緩下降的速度,以爭取更多的時間,來把飛機組裝好。 … More 【書摘】閃電擴張(blitzscaling)|大和有話說
隨著線上廣告的成本不斷攀升,一些流量巨頭又奪走了絕大多數的用戶眼球,每一筆的流量可說是日顯珍貴。「流量池」的重點,就是在取得流量後,如何透過這些流量的存續經營,再去獲取更多的流量,創造更多的用戶。 … More 【書摘】流量池:流量稍縱即逝,打造流量水庫|大和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