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產業的反轉訊號?|大和有話說
當行業處於市場風口,大街小巷都在討論時,這時是投資人最好的投資時機嗎?而對於想在這一行創業的人,這時到底適不適合進入市場呢?在回答這些問題時,我想先來談談「資本周期」這個概念。 … More 如何找到產業的反轉訊號?|大和有話說
當行業處於市場風口,大街小巷都在討論時,這時是投資人最好的投資時機嗎?而對於想在這一行創業的人,這時到底適不適合進入市場呢?在回答這些問題時,我想先來談談「資本周期」這個概念。 … More 如何找到產業的反轉訊號?|大和有話說
這裡的起點是2016年8月,當時我是個一心想進創投業的學生,知道以當時的能力,難以擠進那道窄門,於是開始寫起部落格,希望能透過寫作訓練自己的思維,成為一個兼具觀點與視野的創投人。成立部落格的一年後,流量漸增,其中幾篇文章開始被經理人、創業小聚、商周、科技報橘等媒體轉發,而我也如願進入了創投公司工作。然而,由於2018年後工作逐漸忙碌加上紀律不夠,我常無故停刊好幾個月,因此直到2022年的尾巴才寫到了第100篇。 … More 2022最終章:100集之後|大和有話說
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報告,全球聊天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以2017~2025年之年複合成長率 24.3% 成長,並於2025年達到12.5億美元的產值。此外,亦有64%的顧客以及80%的企業主,對chatbot的即時回覆及互動性持正面態度。 … More 聊天機器人Chatbot火熱,台灣新創宜先做深、再做廣|大和有話說
1998-2004年,是騰訊從0到1的創業歷程,描述著騰訊在不斷地迭代試錯中,逐漸找到了商業利基,最後獲得風險投資的挹注,直至公開上市的血淚史。以下,我將試著把這段故事,分成五個標誌性的事件來談,分別是踩對浪頭、用戶驅動的創新、風險投資支持、找到變現模式、公開上市等。 … More 【書摘】騰訊傳 1998-2016:中國互聯網公司進化論|大和有話說
2015年十月,NBA宣布由NextVR為球迷提供VR現場轉播服務。玩家可在家中戴上頭戴式顯示器觀看NBA比賽,左右擺動時畫面也會跟著即時轉動。除了擁有360度視角,也可以聽到現場如海嘯般的歡呼聲。目前每次觀看只要7美元,與NBA動輒200~300美元的高額門票顯然便宜許多。 … More 當「VR」遇上「直播」:在客廳就能親臨NBA賽場|大和有話說
過去一年來,花了蠻多時間在研究工業4.0的議題,期間看到了一則令我相當震驚的數據。資料指出,從2014、2015年開始,中國幾乎每年買進了四十家德國企業。到了2016年,更是以每週併購一家的速度快速增長。 … More 中德併購:美的家電集團+全球機器人大廠KUKA|大和有話說
今天下午剛跟同袍們慶祝完退伍四週年,讓我不禁想起2012-2013年,每天在金門看海的日子。我當時在大膽島當兵,距離廈門港只有五公里。在那裏,每天都有數不盡的大型國際貨船進進出出,也因此讓我對航運業一直充滿好奇。 … More 谷底復甦,淺談全球貨櫃航運產業|大和有話說
2014-2016年,可說是直播產業的高速發展期。互聯網巨頭紛紛進場,從一四年Amazon以9.7億美元收購遊戲直播平台Twitch開始,到一五年Twitter以1億美元收購全民直播平台Periscope,Google推出YouTube Gaming,再到一六年Facebook全面開放直播功能,我們不難想像直播產業當前的高競爭態勢及市場熱度。 … More 寂寞商機來襲!直播平台到底在紅什麼?|大和有話說
第三十集了,今天想跟大家談談在工業4.0的趨勢下,台灣面對大陸崛起所面臨的隱憂。我研究工業4.0這項議題自今已將近一年,從一知半解到架構清晰的過程中,時常有種很深的感觸—越是了解越多,越是憂心匆匆。 … More 工業4.0浪潮下,中國製造業要彎道超車絕非難事|大和有話說
如果將台灣的經濟發展史攤開來看,從紡織到重化,最後到高科技產業,幾乎每個層面都能發現「中華開發」的足跡。因此本週的「大和有話說」就決定來探討這個台灣經濟的幕後推手,看它如何在戰後一步步發揮影響力。 … More 掌握它的投資清單,就掌握了台灣經濟發展史—開發工業銀行|大和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