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活在夢想裡|大和有話說

IMG_6158

27 years old.
如果對喜歡的事情,沒有辦法放棄,
那就要更努力地,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存在。

今早彈出了去年生日的貼文,
那年的願望是希望成為一個有光的人,
活得更自信,也能帶給身邊的人溫暖。

不過坦白說,後來的一年,
過得沒有比較好,甚至歷經了ㄧ連串的自我懷疑。

從去年的生日ㄧ過完,
老天爺便開始對我進行一系列魔鬼試煉。
關於延畢、關於期刊、關於感情,
關於鬥爭、關於拿到offer被放鳥,
關於人情世故、關於重新振作,
關於大和有話說、關於閉關考多益,
關於無止盡地瘋狂面試。

還記得當我最低潮的時候,
詠青老師曾問我:「你看過日出嗎?」

「入夜後,天色會隨著時間越來越沈。
在破曉之前,是ㄧ天中最黑暗的時刻。
特別漫長,特別沈默,當然也特別煎熬。」

「可是,只要一轉眼,
第ㄧ道光就會以千百倍的速度劃破天穹,
那速度幾乎快到你來不及反應。」

「佑和,我了解你的感受,但你現在絕不能失志。
在我眼裡,你還是那個有光的美國隊長。」

「只不過,黎明之前,天總得黑。」

在那段黑暗的日子裡,
我一直記著這ㄧ段話,
催眠著自己現在已經凌晨4:30了,
再過半小時,天即將會光。

幸好,最後通過了考驗。
拿到了夢想的Offer,也總算進了VC這圈子。

特別謝謝這些日子陪伴著我的家人、老師、朋友們,
沒有你們的ㄧ路相挺,我走不到這裡。

一年來的風風雨雨總算平息,
而明天開始,我的日出正式升起。

這是27歲生日時寫的文章,時間兜兜轉轉,一不注意就來到了28歲。在走過了那些數不清的低潮後,現在的我已經在創投工作了一年,並且在幾天前,幸運的通過了為期一年的MA training,正式成為中華開發資本的一員,與我的優秀同事們一起負責中華開發創新加速基金、阿里巴巴台灣創業者基金的投資評估。

過去一年,我跟著團隊一起看過國內外上百家新創公司,除了每天大量獲取新知外,也認識了一群充滿夢想的創業家。我很享受跟這些創業家交流的時刻,他們眼裡有光,有著義無反顧的勇氣。他們勇於嘗試,做起事來比誰都還要拼命。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活在夢想裡。

每次看著他們,總會不自覺的觸動自己的靈魂,提醒自己莫忘初衷。當初會執意進入創投工作,就是希望能幫助更多新創公司成長。只不過在進入創投後,才發現VC並非慈善事業,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不可能每家公司都投,況且我們還得對基金背後的股東負責。

所以這一年我常常在想,做創投這行的,對新創公司而言,究竟是雪中送炭,還是錦上添花?那些本來就賺錢的公司,投資人紛紛拿著錢去追捧;而那些虧損累累的,就算是苦苦相求也沒有人會去理會。

後來,我從一位創投前輩Jessica那找到了答案。跟她一起訪談公司時,不管公司好壞,她總是能夠給與團隊實質的建議,就算最後不投資,也總是盡可能的為團隊牽線、帶資源。

於是,我才發現,幫助新創公司並非只有一種方式。除了資金,那些中肯的建議以及有用的人脈資源,對於一家新創公司而言也同等重要。

而要做到像Jessica那樣,就得讓自己變得更加厲害才行。要更努力讀書,去研究各個產業的狀況,並且跟更多業界前輩交流,加速經驗的積累,這樣才能在團隊需要時,給與真正適切的建議與反饋,而這也是我給自己28歲的期許:

要跟那些創業家一樣拼命,眼裡有光,並且活在夢想裡。

前陣子看了一本書,叫作「斜槓青年」。「斜槓」一詞源自於英文的「Slash」,它是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於「單一職業」的生活方式,開始在自我介紹中透過「斜槓:/」來區分自己不同的身份。

如果也讓我用斜槓來描述自己,我希望是:創投/部落客/街頭藝人/活在夢想裡的人。

相較於去年,28歲的生日文少了一些轉折和劇情,多了一點穩定與包袱,但我不會因此停下腳步前進。

夢想,不是浮躁,而是沈澱與累積。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本來就Foolish了,所以一定要加倍Hungry。

 


28歲,活在夢想裡|大和有話說” 有 1 則迴響

  1. 看了很多篇博主的產業分析文,內容精煉,扼要地拆解行業組成的元素,傳遞一個行業觀察家的中立分析,得益於您的知識分享,請讓我道個謝!但這篇的心境轉折除讓人一窺VC圈的活力外,散發一種孕育夢想的人情味,讓我一反常態興起一股對創業家和創投家的敬意。再次從SOP的行業觀察流程體認到產業創新的主體還是一群有夢想的人,而成敗的結果可能會改變其他人生活福祉的無限可能。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