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一條基礎物理公式說起
談5G之前,我們先從一個基礎的電磁波原理說起,也就是:光速=波長 X 頻率。當光速固定在每秒30萬公里時,波長愈長,每秒震動的次數也就愈少。換言之,電磁波的「波長」與「頻率」是互為反比的。

當今的「無線通信」(Wireless Communication),即是利用電磁波來進行各種資訊交換。不同頻率的電磁波,又決定了不同的特性及應用,我們可從下面的「通訊電磁波頻譜」來略知一二。

就物理特性而言,頻率愈高,波長愈短,「穿透能力」也就愈強,這就像是醫院裡X射線的頻率極高,波長僅0.01~10奈米,可用來穿透身體的部分組織一樣。然而,高頻信號的指向性也較強,它們遇到障礙物會想直接穿過去,而不是繞過去(也就是「繞射能力」差),因此其穿透障礙物所帶來的能量消耗,也會使傳輸距離變短。

以目前主流的4G LTE (Long Term Evolution)來看,常用的頻段多集中於450MHz~3,800MHz區間。然而,由於此區間已非常壅擠,因此我們漸漸把腦筋動到介於30GHz~300GHz的毫米波頻段,那裡能使用的頻段資源相對豐富 (一般來說,高頻段「比較可能」會擁有高頻寬,進而帶動傳輸速度的提升)。

–
好了,談談5G吧!
所謂5G 通訊,是指第 5 代行動通訊網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它是在4G 通訊技術成熟後,我們對下一代通訊網路的統稱,不外乎就是追求更快的速度以及更低的延遲。
雖然國際上對5G的標準尚未完全確定,不過大致可涵蓋兩種主流頻段,一為sub 6GHz(也就是6GHz以下),這與我們目前採用的4G LTE頻段差異不大;另一種則是在24GHz以上,也就是最近很常聽到的「毫米波」頻段。
也就是說,其實5G 網路結合了既有的4G LTE 頻段,是一種異質性網路(HetNet)。其透過主打速度的毫米波(mmWave)寬頻技術,及主打低功耗、覆蓋能力廣的sub 6GHz窄頻技術,在不同的環境下提供最適的無線網路,以同時滿足短距離及長距離的通訊要求。

例如,當場域要求高頻寬(eMBB)、低延遲(URLLC)等特性時,就適合運用高頻的毫米波頻段,例如自駕車、遠距手術等應用場景;當場域要求低功耗、大範圍覆蓋以及穩定連接等特性(MMTC)時,則較適合sub 6GHz低頻頻段,例如智慧城市的相關應用。

–
5G熱門詞彙之一:微基站
當通訊技術往更高的頻段部署時,電磁波的繞射能力就變得更弱,傳輸距離及覆蓋範圍也會相對縮小。因此,不同於頻段較低的4G採用一個大型基地台 (Macro Cell)即可覆蓋2~40公里,5G時代必須採用多個微型基地台 (Small Cell)才能覆蓋到同樣的區域。

–
5G熱門詞彙之二:Massive MIMO
MIMO指的是「多進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即透過多根天線發送,多根天線接收,讓資料傳輸的速度變得更快。又根據電磁波原理,波長越短,天線就可做的愈小的情況下,到了5G時代,隨著天線漸成為毫米級尺寸,我們就可以將更多的天線塞入手機終端及微型基地台裡,讓既有的MIMO強化為Massive MIMO,使速度更上一層樓。

–
5G熱門詞彙之三:波束成型
電磁波的傳輸,就像是發光的燈泡,是向四周發射的方式來傳遞訊號。然而,通常我們只需將訊號朝某個方向傳遞即可,大多數的電磁波能量都是浪費的。那麼,我們有沒有可能將這些四散的電磁波束縛起來呢?答案是有的,它叫做「波束成型」(Beamforming)。
波束成型(Beamforming),是一種透過「天線陣列」定向發送和接收訊號的技術,其透過在特定方向上發射或接收訊號的疊加,將既有的全向覆蓋,轉換為精準的指向性傳輸,不僅延長了傳送距離,也大幅減少訊號的干擾。

–
5G熱度高,但商業化還尚未明朗
OK,以上就是5G的一些重要概念,包含像是毫米波、微基站、Massive MIMO、波束成型等等。隨著這些技術演進,一些卡關已久的應用如VR直播、車聯網、無人機、遠距醫療、智慧城市等場景,將有機會突破閥值,破繭而出。
然而,雖然5G目前在市場上喊的火熱,但實際落地似乎還沒那麼快。除了各國的頻譜分配尚懸而未決外,電信運營商也得冒著不確定的風險,來投入更多基地台的建置成本,以加速普及速度。整體而言,當前5G的商業化還尚未明朗,相關的產業投資仍需保守看待。
–
參考資料
- ifanr,2017,有人問什麼是 5G 時,你除了說速度更快,還應該懂這些,https://www.techbang.com/posts/54591-when-asked-what-are-the-5g-you-say-faster-you-should-also-understand,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2月22日。
- National Instruments,2017,毫米波 (Millimeter Wave): 頻帶之戰,http://www.ni.com/white-paper/53096/zht/,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2月22日。
- 簡均哲、汪海瀚,2017,eMBB/URLLC/mMTC鼎立 5G標準制定全面啟動,https://www.2cm.com.tw/2cm/zh-tw/magazine/-Technology/F20D9109E8FC4D34B9CC25B24A786283,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2月20日。
- Pingwest,2018,還看不懂什麼是5G?從定義到各國電信商發展進度,都在這篇5G知識懶人包中,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13523-5g-background,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2月23日。
- 黃敬哲,2018,【產業科普】5G 到底有多厲害?談新一代通訊技術發展與演變,https://technews.tw/2018/05/04/industry-science-how-smart-is-5g-talking-about-the-development-and-evolution-of-a-new-generation-of-communication-technology/,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2月18日。
- Rena Raj,2018,迎戰eMBB高速傳輸測試 5G協定研發工具組化繁為簡,https://www.2cm.com.tw/2cm/zh-tw/market/213315FA6B3C4609BD9109F338610BF0,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2月21日。
- 小丰子3C俱樂部,2016,行動電信基地台有哪些呢?(淺談SMALL CELL),https://tel3c.tw/blog/post/219477901,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2月21日。
- 小丰子3C俱樂部,2014,台灣4G LTE小常識: 頻段篇(700/900/1800MHZ),https://tel3c.tw/blog/post/178086852,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2月21日。
- 雷鋒網,2017,LTE-A 為 5G 時代打頭陣,高通持續引領行動通訊技術升級,http://technews.tw/2017/12/21/lte-a-5g-qualcomm/,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2月21日。
- 科技大觀,2015,什麼是5G,http://www.howitworks.com.tw/index.php/content-views-7/169-what-is-5g,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2月18日。
- 拓墣產研,2017,【拓墣觀點】不只速度快,5G 帶來 4G 無法取代的新價值,http://technews.tw/2017/03/11/5g-value/,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2月18日。
- 雲棲社區,2018,有史以來最強的5G入門科普,https://yq.aliyun.com/articles/618686,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2月21日。
- 詹文男,2019,從CES展看2019年科技產業新契機,資策會MIC。
- 曲威光,2014,雲端通訊與多媒體產業,全華圖書,新北市。
- 井上伸雄,2015,全彩圖解通信原理,臉譜出版,台北市。
- 課下學堂,2017,領跑5G!如何看工信部確認5G初始頻段? https://kknews.cc/zh-tw/tech/8m2a4n4.html,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2月21日。
- Dustin,2018,中華電信499之亂以後一次搞懂電信 4G LTE 頻段 3CA 載波聚合網速什麼鬼的吧!https://zeekmagazine.com/archives/67266,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2月21日。
- 葉奕瑋,2018,5G來了!你不可不知的技術趨勢與標準,https://udn.com/news/story/6903/3046161,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2月21日。
- TrendForce集邦科技,2018,【拓墣觀點】5G新星-解讀毫米波應用、發展與商機,https://reurl.cc/N0Lrm,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2月21日。
- 廖兆祥,2018,5G行動裝置投入開發 高頻毫米波OTA測試動起來,https://www.2cm.com.tw/2cm/zh-tw/tech/F714EA86DF80482E987494986B0D5709,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2月22日。
- 曲建仲,2014,你真的都搞懂了嗎?數位通訊新世代,http://scimonth.blogspot.com/2014/09/blog-post_3.html,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3月6日。
–
“【5G科普】只要9張圖,看懂什麼是5G|大和有話說” 有 2 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