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產業】從台灣電信商、IC設計大廠之角度看5G應用|大和有話說

我們曾在《【5G科普】只要9張圖,看懂什麼是5G》中,從電磁波的基本原理出發,介紹了5G的科普概念及熱門詞彙。我們也在《【5G產業】對5G發展趨勢的3點觀察》中,分別對5G頻段、終端產品以及商業模式等面向進行討論。然而,其實日常生活中用到5G的應用並沒有那麼多,大多數應用在4G環境下就可以滿足,因此未來5G的行業應用究竟在哪?哪個segment又會先起來?其實還是需要大家的想像力一起來激盪。

前幾天參加了由StarFab Accelerator、中華開發創新加速器、KPMG所共同舉辦的《當物聯網遇到 AI – 5G 應用大未來》論壇,會中邀請到了中華電信、遠傳電信、高通(Qualcomm)等公司來分享對5G應用的觀察。從這些關鍵廠商的談話中,進一步開啟了我對5G行業的想像。因此,5G系列的第3集,我們就來談談這些電信商與IC設計大廠的看法吧!

5G,電信商的第二成長曲線 

由於台灣電信業者過度飽和,到了4G時代更是殺價競爭,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的統計,台灣電信業務總產值自2012年起逐年衰退,到了2018年已下滑了近20%,等同於打回了20年前的水準。在營收不斷下探的情況下,各大電信商皆急於發展第二成長曲線,而5G便是各大電信商推動轉型的重要策略。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針對5G所發佈的「IMT-2020」標準來看,5G不外乎強調三大特性:更快的傳輸速率、更低的延遲時間,以及更多的終端覆蓋。事實上,B2C的應用早在4G時代已近乎走到極致,因此針對各垂直行業提供優質的通訊服務,才會是5G最大的賣點。

幾個G不重要,創意才是最重要的事!

中華電信投資事業處陳元凱博士表示,目前中華電信的4G網路已經可以做到類似於5G的通訊水準(5G-like),因此當前拘泥於4G還是5G反而沒那麼重要,反倒是有創意、找到產業應用並深耕,才是這行業目前最重要的事。

(1) 5G全息投影

全息投影技術(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也被稱為虛擬成像技術,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重現物體真實三維圖像的技術。過去周杰倫與鄧麗君的跨時空對唱演唱會,用的就是預先錄製好的全息投影技術。到了5G時代,隨著傳輸速度更快、延遲更低,結合5G的全息投影將帶給觀眾們最擬真、即時的感受。

中華電信近期即展示了5G全息投影的技術,讓分隔兩地的表演者,能透過5G來進行跨地域的同台LIVE演出。陳元凱博士提到,該技術的難度在於挑戰5G的1毫秒延遲,在甲地的樂隊彈出音樂後,必須迅速傳送到乙地,使乙地的表演者能夠同步歌唱;隨後,再將乙地的畫面即時回傳至現場並投影,這當中即挑戰了5G的幾個關鍵技術 — 高頻寬、低延遲。

(2) 智慧工廠

根據電信設備商Ericsson的預測,各垂直產業於2019年起將逐步導入5G應用,並在2026年將創造出1.307兆美元的產值。其中又以「能源」與「製造業」之佔比為行業之首,分別為19%及18%,為5G成長最關鍵的兩大領域。

遠傳電信總經理室協理汪以仁先生即舉例,對製造業者而言,品質與良率一直為業者最關心的議題,因此透過機器視覺來進行AI影像分析的AOI(Automatic Optical Inspection;自動光學檢測)技術,漸漸成為品質檢測方案的發展主流。電信業者能夠從中協助智慧工廠來提供高速、低延遲的通訊傳輸方案,確保即時的生產品質,甚至是提前預測不當事件的發生。

(3) 智慧農業

台灣因為夏季多雨,不適合火龍果成長,因此必須改在冬季種植。然而冬天日照不足,晚上必須「補光」。高通通訊(Qualcomm)台北工程總經理陳俊宇先生即提出一個藉由IoT技術種植的案例,透過溫度、濕度、光照等感測器,來決定燈光要開少時間,讓火龍果的光照品質均勻。

這座火龍果農場與國立清華大學合作,其透過各種感測器及LORA長距離低功耗的技術,可將農作物數據傳到20公里遠的基地台,來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並精準預測產量和收成日期,方便農民規劃出貨,清華大學未來更計畫將這套精準農業方案輸出至東南亞國家。

(4) AR應用

雖然現階段AR / VR等頭戴設備的市場需求尚未井噴,但Microsoft、Google、Apple這些科技大廠仍看好未來發展,持續在這些領域中佈局。高通台北工程總經理陳俊宇先生認為AR有許多生活的應用場域,例如當看到路人的配飾很好看,卻不好意思問陌生人是在哪買的時候,有了AR眼鏡,便可很自然地掃描路人身上的物件,透過雲端的影像識別,來迅速找到該產品的購買資訊。

又或是去日本玩時,遊客常因為看不懂日文,而拿起手機翻譯。若能將Google翻譯功能內建在AR眼鏡上,並透過骨傳導聲音,這樣遊客就不用一直拿著手機查詢,看起來也不會那麼像觀光客。

(5) 自駕車 / 車聯網

過去兩年,自駕車的測試在全球持續升溫,幾乎各地都有自駕車上路。根據調研機構 Strategy Analytics 預計,到了 2025 年將有 3.82 億台互連車輛。高通通訊台北工程總經理陳俊宇先生打趣地說:「也許你現在還擔心自駕車不夠安全,但30年後,當你的孫子要開車時,你可能會覺得更不安全。孫子可能又是聽音樂的,又是聊天,這樣的latency絕對不比電腦快,因此最後還是寧可給自駕車開。」

(6) 其他5G應用

根據電信設備商Ericsson的預測,2026年導入5G應用的前十大行業產值依序是是能源(佔比19%)、製造業(佔比18%)、公共安全事業(佔比13%)、醫療照護業(佔比12%)、大眾運輸(佔比10%)、媒體娛樂(佔比9%)、汽車業(8%)、金融業(6%)、零售業(4%)、農業(1%)。

台灣新創在5G時代的機會點

在電信業白熱化的競爭下,台灣各大電信業者皆開始與不同領域的企業深度整合。例如,中華電信推動策略轉型的一環即是與5G相關的中小企業、新創公司來內外共創,同時也於2018年9月開始推動5G加速器,入選的新創將有機會與中華電信5G領航隊的50家企業會員,包含聯發科、趨勢科技、HTC、明泰、智邦等公司展開合作機會。

遠傳電信從2016年9月即成立台灣第一個5G實驗室,並將5G實驗網路開放給新創公司來應用。另一方面,遠傳電信的策略投資部門亦持續觀察台灣新創公司狀況,挖掘潛在的投資機會。而遠傳電信的母公司遠東集團,擁有台灣數一數二的紡織、水泥、石化業、百貨業,同時也跨足金融、航運,若能有效整合,未來都是新創公司在5G試驗的最佳場域。

IC設計大廠高通(Qualcomm)則認為,由於台灣市場不大,只做B2C的生意,市場胃納量有限,若台灣能把握製造業的優勢,走進B2B的行業應用,不僅利潤較高,甚至還有機會出口。作為全球最大的IC晶片提供商,高通在Sensing、Processing、Security、Connectivity、On-device AI上都有琢磨,新創公司若有任何創意的點子,皆可用高通的IC solution來快速實現自己的想法。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